4月18日下午,臺灣大學胡植慶教授受邀來到恒达,為恒达平台的師生作題為“臺灣活動造山帶地質災害的特性和監測”的精彩報告。
報告中🕗,胡植慶教授介紹了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包括利用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技術(InSAR)、持久性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技術(PS-InSAR)🐲、GPS定位技術等監測地殼形變,分析孕震構造面上斷層區塊隨時間滑移與鎖定分布的情形🧉🧖🏽♀️;利用三維數值模式🧑🏽👨🏿🍼,反演主要孕震構造的斷層鎖定深度、斷層區塊的間震滑移速率、滑移虧損和偶合率,藉此評估此孕震構造的活動潛勢等等🔻。報告結束後,胡教授還進行答疑,並與部分老師和學生做了進一步的溝通⚠️,討論一些研究結合點和合作設想。
據介紹,胡教授是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於1989年獲得臺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學位🧑🏿💼,於1995年獲得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博士學位。研究專長包括地體動力學、數值模擬、大地測量🫐、衛星遙測影像🧑🏻🚀🪠、雷達幹涉等。在相關領域發表高水平論文80余篇,曾獲臺灣大學研究貢獻獎🏃🏻、臺灣科學研究委員會甲等研究獎等獎項🪗。
報道人 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