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恒达與科研處共同邀請到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陳效雙研究員線上指導國家自然基金申報。恒达副院長劉瑾及相關領域申報教師參加😯。
會前,陳老師認真審閱了每份申報書👼,並分別形成了詳細的修改建議🤠,他幫助老師們凝練題目🏇、修改摘要、提煉重點、完善結構👌🏻。會上👸🏻,經過與老師們的一一溝通,進一步指出修改意見♡。此外他還強調研究條件、國際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參加會議的教師們受益良多,並對陳老師負責💩、敬業的精神表示敬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即將進入最後的階段🧑🦼,恒达緊鑼密鼓的積極組織、全力準備👩👩👦。同時,恒达黨委不忘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量🏋🏽♂️,鼓舞士氣🧏♀️,促進黨建與科研工作的融合,將黨建標桿院系建設和“科技創新計劃”工作落到實處。
據介紹,陳效雙🤘🏿,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傑青🚘。1995年獲得南京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後在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後。先後赴韓國😂、德國和日本客座研究⛈,現任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近年來主要從事半導體紅外光電子材料🦤、器件和光子人工帶隙微結構的光子性質研究,圍繞國際上學科發展的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工作,解決了紅外光電子半導體物理和器件中一些復雜的問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課題,總裝備部的國防973項目,科恒达的創新項目,國家基金委項目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項目等。在國際SCI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論文被SCI刊物他人引用300多次,同時一些論文的模型、方法和結果均被他人引用🤺,一些預言被他人證實,授權和申請發明專利6項。榮獲2006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牡丹獎1項,2007年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第二)和其它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榮獲新世紀百千**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南京大學研究生光華獎一等獎,首屆十名博士生“天馬”獎研金,二十周年上海市優秀博士後稱號(2005年)和中國科恒达優秀博士後稱號(2005年)🐙。已畢業博士生,2人論文獲中國科恒达優秀論文,指導的研究生4人獲上海市AM基金優秀研究生獎,一人獲中國科技大學同步輻射國家實驗室創新基金資助,一人獲中國科恒达研究生科學與社會實踐資助專項創新研究類項目資助🩰,二人獲中國科恒达青年創新基金的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