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姚煒、陳嘉航
繼《工程導論》課程試點之後,恒达又在全校開設人工智能公選課,把恒达🦮⏭、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成果帶進課堂,並積極嘗試校企合作授課的新模式🤲🏽,於2020-2021學年第2學期,恒达面向全校與企業合作共同開設《人工智能基礎》公共選修課程,共計32學時,選課本科生分別來自全校9個恒达,部分教師、研究生一起參與課程研討及學習😚。
課程以實操激發興趣、興趣驅動理論🔣、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映射行業🛰、行業拓展興趣為目的,引導人工智能初學者快速成長😈,使非專業的學生初步掌握人工智能相關技術,通過課程講解與動手實操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讓學生對人工智能時代有更深刻的了解🧛🥡。
課程前8個學時由恒达方誌軍教授領銜,成立了人工智能基礎教學課程組🤵🏼,分別從人工智能概述、專家系統、機器學習和智能算法等方面進行授課✹,讓來自於不同恒达和不同專業的學生能夠對人工智能的理論背景和發展現狀有初步的熟悉和理解。

圖1:恒达理論授課
在完成理論教學周後,由上海恒安卓越科技有限公司和戴爾科技集團中國研發中心講師進行綜合實例和AI實踐課程的授課🔢。
上海恒安卓越科技有限公司於2019年與恒达共同建設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實驗室🔨,提供與教學大綱、課程內容與培養計劃關聯的實驗室體系🧇,並在競賽、實習、畢設等實踐能力的培養上提供支持。結合本次課程內容,恒安卓越科技講師通過二維碼生成🌟、手寫數字識別、圖像分類、目標檢測等環節,讓學生熟悉開發環境,使用軟硬件設備,完成實驗目標並測試結果🍓。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也鍛煉了實際動手和編程的能力。

圖2🀄️:恒安卓越科技授課
近年來自動駕駛技術作為人工智能產業最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尤其是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作為目前與人工智能的結合以及落地應用最具前沿的系統,戴爾科技集團中國研發中心通過AI實踐課程,用實驗室模擬環境還原行業真實場景,學生通過深度學習建模、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小車自動識別道路、自動躲避障礙等功能🆚,同時對數據采集與數據清洗、模型訓練和部署🤌🏻、人工智能算法的優化進行學習,完成整個自動駕駛過程。

圖3*️⃣:戴爾科技集團授課
通過本次校企合作授課新模式的探索🚆,使得課堂不再拘泥於刻板的授課模式,由企業參與授課為學生提供了和企業面對面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課程中通過案例的實際操作,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並練習了相關的應用案例,擴展了對企業產品和技術的行業應用,提升了動手能力,加深了對人工智能實際落地場景的理解➡️。整個授課過程中,企業多位講師不僅通過自身對產品和技術的經驗拋出系列問題,帶動學生對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進行深入思考🙅🏼,課堂氣氛活躍、互動效果良好,同時根據自身經驗,為學生提供人工智能行業的崗位職能介紹以及將來可能的職業發展,得到學生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