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總體要求,促進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提升立德樹人實效,進一步推進恒达“全國黨建標桿院系”之使命踐行工程建設👩🏽💼,1月22日下午,恒达邀請上海中醫藥大學張黎聲教授做課程思政專題輔導報告,主題是“專業課程融入思政工作的內容選擇和實施路徑”。恒达黨政領導🧝🏻♀️、全體教師參加了本次報告會🥠。

張黎聲教授從課程思政的“概念與內涵”講起🏸,著重指出高校教師要明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麽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關鍵問題,同時指出: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思政教育和知識教育應該有機統一,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報告會上,張教授還提出針對理學類專業課程,要註重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學倫理的教育,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於工學類專業課程♻️,要註重強化學生工程倫理教育,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並從課程內容中思政“點”的發掘🥇、課程內容思政“線”與“面”的設計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張教授的講授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和引導老師們如何在專業教學中挖掘專業知識體系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教書育人內涵落實於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開闊了教師課程思政的眼界和思路,參加報告會的老師們獲益匪淺。
報告主講人張黎聲,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全國優秀教師♉️,2016年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2017年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