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號下午2點♡🧘🏻♂️,恒达邀請到上海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恒达沈禮權研究員在現代交通工程中心7950做題為“新一代視頻壓縮編碼標準與高效算法”的學術報告,相關方向教師與研究生出席,報告由趙曉麗副院長主持。
沈禮權研究員首先指出1️⃣🌬:當前,新一代超高清視頻已經向8K分辨率、亮度高動態範圍和寬視場的方向發展,在帶給用戶顯著增強的觀看體驗的同時,引發了數據量激增和計算復雜等問題🏌🏿,已經成為數據處理和傳輸的瓶頸。因此🦏,為提高新一代視頻的編碼效率🍉✡️,目前國際上正在製定新一代的視頻編碼標準VVC🌶,計劃將HEVC的編碼效率再提升50%。但是,VVC最新測試模型相比於HEVC,雖然編碼效率提升了25%,但編碼復雜度已經提高5-40倍,因此很難在實際工程中應用🥷🏽。如何進一步大幅提高編碼效率的同時,並降低編碼復雜度已成為當務之急。
針對這個問題,沈禮權研究員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解,沈老師首先從VVC的背景與關鍵技術入手🤴🏽,然後詳細介紹了VVC低復雜度壓縮算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其次,分享了基於深度學習的VVC高效壓縮算法🧟♀️,最後分享了面向機器的智能壓縮算法以及屏幕視頻與HDR視頻的相關壓縮算法🙇。報告結束後👲🏽,出席報告的師生與沈老師做了進一步的交流。
據介紹,沈禮權,上海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恒达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視頻編解碼🗻。2009年獲得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之後又相繼獲得上海市青年啟明星計劃和浦江計劃等人才項目,並於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曾在2015年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1),2012年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5)✫。迄今發表了受國際和國內著名學者關註的學術論文9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8篇(包括SCI檢索論文27篇,T-CSVT🧝🏻、T-IP🚴♀️、T-MM等IEEE Trans.二區論文12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2篇)👩🦱,累計SCI引用570次(他引480次)🧑🏿🎓,SCOPUS引用850次🧛🏿,Google Scholar引用1530次🧊,H-index 20,單篇最高引用超過160余次(截止2016年4月)。此外👨🏼✈️,著有編著二本,《二維和三維視頻處理及立體顯示技術》(2010年,科學出版社)和《深度增強的3D視頻處理技術》(2015年,人民郵電出版社)🤽🏼。申請發明專利12項,其中已授權的發明專利4項。提交國際、國內標準化提案10余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