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恒达平台🧚🏼、科研處共同邀請到中國科恒达國家天文臺徐龍教授來院交流👨🏻🦯,作了題為“太陽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學術報告✩。恒达平台相關專業教師與研究生參加🤸🏽♀️🤽🏼♂️,報告由方誌軍院長主持。
徐教授介紹了太陽觀測研究的背景和需求分析👩🏿🦲,提出太陽觀測大數據的機遇和挑戰👧🏿。他從數據規模、數據類型和數據維度三個方面分析了世界各地觀測儀采集到的海量數據,闡述了大數據對本學科發展的驅動作用。而後,詳細介紹了太陽大數據平臺的建設目標🏋🏿、體系結構、主要建設任務🈳、關鍵問題等,並列舉了兩個基於該平臺的成功應用示例。

報告結束後,在座師生結合自身研究方向🏵🧙🏽♀️,就深度學習🦩、數據處理⛴、數據傳輸等問題與徐教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時🎍,徐教授就計算機系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建設給出建議和指導。
據介紹,徐龍是中國科恒达家天文臺研究員🦯🤳、博導,2009年獲得計算機應用工學博士, 2009年至2013年先後在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留學, 2014年入選中國科恒达“百人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主要從事視頻壓縮、圖像處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發表SCI/EI論文60多篇,特別是在視頻編碼領域,發表該領域頂級期刊6篇,獲得歐洲和美國專利授權5項🧎。中國電子學會青年俱樂部會員👌🏻,人工智能學會“深度學習專委會”秘書長、針對視頻編碼的帶寬限製和質量控製,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碼率控製框架🧑🏽🎓,該成果被應用在某商業高清編碼器。針對視頻轉碼和流媒體傳輸,提出了一種通用視頻轉碼的碼率控製算法🧔♂️,該成果獲得美國專利授權一項👨🏿,並被香港城市大學選派🙂↔️💇🏻,參加了2012和2013年在香港偶家會展中心舉辦的“香港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和上海新會展中心舉辦的“電子中國”。擔任IEEE TIP, TCSVT, TMM等國際期刊評委,組織了國際會議SMC2015分會、VCIP2017分會和ISPACS2017分會🚆。
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