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下午💃🏼,應恒达平台、科研處⚛️、智能感知與控製國際聯合實驗室的邀請,上海大學施俊教授來校交流🌗🧎♂️➡️,在行政樓506作了題為“面向不同模態醫學影像小數據集的深度學習方法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由高永彬老師主持👨🍼,師生20余人聆聽報告👻。
施俊教授主要闡述了三種醫學影像模態所研究的機器學習方法✋🏼:(1)面向超聲成像的腫瘤智能診斷,重點介紹遷移學習方法研究🥎;(2)面向神經影像數據的機器學習方法研究🏊🏽♂️;(3)基於無監督深度學習的病理圖像分類。講座結束後,施俊教授還悉心為同學們答疑解惑,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據介紹🤸🏽👩🏻🦼➡️,施俊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本碩博連讀🏋🏻♀️,2005年獲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讀博期間曾任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助理⏸。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項目、青年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合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委、教委項目等多項項目。已發表SCI論文四十余篇🧘🏼♂️,包括IEEE TBME🧔🏼、IEEE JBHI🤛🏻、IEEE TNNLS🖐🏿、Pattern Recognition🧏🏻♂️、UMB等期刊,以及高被引論文1篇🪁,授權專利2項。為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超聲裝備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信息協會醫療衛生和健康產業分會醫學人工智能學組常務委員🕡、中國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理事。